近來興起了填色書,在小商場看到,街邊玩具舖看到,而且不同語言的也有,甚至有人在外地購入,看來已經席捲東南亞。面書上自不然有朋友分享些填好的作品。阿綠當然也興致勃勃的買入並開始填色。 究竟《秘密花園》這種填色書有甚麼魔法呢?為甚麼有人稱《秘》為「治癒系」?我跟阿綠說起《秘密花園》時,說到doodle 及zentangle 這一類的繪畫方法。當我訴說小時候也不時無目的畫些線條,然後重重複複,並以為自己好醒時,阿綠說其實她也曾畫過。雖然填色跟doodle相異很大,但我想兩者都包含了「重複,然後忘記」的快樂(當然,不這樣說恐怕也寫不下了)。 生活中難免有躁動的時刻:寫論文時苦無頭緒的時候、工作中碰到未有答案的難題、放工後疲累但卻被各種廣告轟炸、又或是等待成績單或結果。浮躁、焦慮等甚或哀傷低沉時,寄情在重複的事情中忘掉自我可能是種解救。專注游泳的每個動作,手撥腳踢,感受水流過稍熱的面,然後再次重複,嘗試保持一樣的動作。填色或許有更多的變化,但也是某種程度的重複,筆尖在紙上來回,把相同形狀的花填上不同的顏色。顏色筆短了鈍了便拿去刨成尖,再畫又鈍,又再刨。重複中忘掉不快甚至自我,剩下的只有當時的動作。 John ...